【世紀大案】(1)黎智英一意孤行打國際線 陳沛敏勸阻無效終受牽連

《蘋果日報》創辦人黎智英涉違國安法案,過去兩星期續審,從犯證人陳沛敏繼續作供。2016年起出任副社長的陳沛敏,美其名是手握編採大權、實體報紙的最高統領,但事實上她要跟從強勢「老闆」黎智英的指示行事,有時未能苟同亦只能照辦;特別是在《港區國安法》生效前後,面對黎智英屢利用《蘋果日報》支持「國際線」,陳沛敏跟編採部同事下屬無不感到憂慮,惟直言進諫「老闆」仍然一意孤行,事到如今連她自己亦身陷囹圄,她在庭上無奈說:「他(黎智英)的直播節目跟專欄文章,都的確有在《蘋果》個電子平台同實體報紙發放,雖然內容上我們沒有參與,刊登時亦不能肯定那是否違法,但在這樣的情況下,還是登了出來」。

文、圖:本刊記者

陳沛敏形容黎智英 (圖) 作風強勢,不接受她的意見。
陳沛敏形容黎智英 (圖) 作風強勢,不接受她的意見。

陳沛敏於1996年加入《蘋果日報》,由高級記者做起,後升至總編輯,2016年確診癌症三期,休養7個月復工後覺得體力大不如前,她擔心病情反覆,感到承受不了工作壓力及責任,社長張劍虹安排她升任副社長一職,認為只擔任其副手壓力較小,亦不需她夜班工作。就這樣,她一躍成為《蘋果日報》實體版的最高負責人。

陳沛敏上周在法庭作供時形容,「老闆」黎智英作風強勢:「佢會好堅持自己的做法是對的」。縱然彼此都認同民主、自由這些基本價值,陳沛敏坦言:「但說到(爭取的)具體方法及路線,那我又不是每次都認同他」。

力阻黎利用《蘋果》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

陳沛敏(左一)曾供稱,黎智英在「飯盒會」中有討論新聞角度。
陳沛敏(左一)曾供稱,黎智英在「飯盒會」中有討論新聞角度。

她在庭上講述2020年5月24日《蘋果日報》所發起的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行動當時的情況,充分顯示她在黎智英強勢之下的無力及無奈。陳沛敏說,黎智英是在前一天,才突然提出要利用《蘋果日報》發起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行動,更動員《蘋果日報》的行政部門,構思要在報紙上印上信件範文,讓讀者可直接拿去郵寄給特朗普。

她說,得悉黎智英要求作出上述安排時,她還未上班,深感以《蘋果日報》名義採取行動的做法甚為不妥,遂立即動身返回辦公室去找黎智英及張劍虹面談,表明立場指這個方法並不合適:「我想弄清楚是否一定要這樣做,不過黎生就表現得好堅定,他覺這樣做才有用,希望令特朗普關注並採取行動去阻止訂立《國安法》。既然如此,那我就提議不如黎生你用你個人名義去做,在《蘋果日報》頭版買一個個人嘅廣告,但後來還是沒有聽我接受我的建議。」

游說黎智英失敗後,陳沛敏跟張劍虹私下再談,才發現原來對方亦不以為然,但沒有辦法阻止。而不出陳沛敏所料,《蘋果日報》因而受到抨擊,其中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有在網上批評《蘋果日報》的做法,就連跟黎智英同一陣線的李柱銘亦表示不認同,她有將外界的抨擊告知黎智英:「我希望他不要繼續推動這件事,我記得黎生給我的回應是他身邊亦有人反對,但他仍然覺得要這樣做」。最終,這個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行動的宣傳,在5月24日起接連數天都有在《蘋果日報》不同版面刊登,信函範本由Mark Simon撰寫。

黎智英拓《蘋果》英文版為吸引國際關注

陳沛敏認為以《蘋果日報》發起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做法不妥,惟黎智英不聽她意見,終惹來抨擊。
陳沛敏認為以《蘋果日報》發起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做法不妥,惟黎智英不聽她意見,終惹來抨擊。

那個時候,要訂立《港區國安法》的消息已甚囂塵上, 但黎智英積極籌辦英文版《蘋果日報》要打其「國際線」。陳沛敏表示,這個概念源自《蘋果日報》副刊的專欄作家馮晞乾5月初的一篇文章,當中提到若《蘋果日報》辦英文版,不但可打破當時《南華早報》的壟斷,還可以開拓「國際文宣線」,意即吸引國際關注香港情況。

她續指當時黎智英覺得,當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政治人物成為英文版讀者的話,日後當《蘋果日報》受到打壓,便容易得到他們支持,甚至出動譴責或制裁等手段向政權施壓:「黎生覺得如果一些外國嘅領導人都來訂閱,即是一種表態支持《蘋果日報》及支持他」。

因此黎智英十分緊張英文版的運作,甚至明確作出指示:「我們現在要專注是怎樣做出外國人認同質素的新聞,專題和評論,去選擇適合他們看的新聞」,並經常跟張劍虹談及他對英文版內容的看法。他亦曾經批評《蘋果日報》國際版在美國大選期間,未有重點報道有關拜登的醜聞,但陳沛敏表示當時同事是按基本新聞原則行事,因為外國有關拜登的負面報道許多都沒能證實,實不能隨意引用,不過既然「老闆」有意見便唯有作出調整。

就連主審法官李運騰亦質疑,《蘋果日報》作為一份報刊,為何會參與社會運動甚至所謂的「國際戰線」。陳沛敏否認「參與」,但承認因為黎智英說過希望運動可持續下去,當時《蘋果日報》的取態是比較支持、諒解示威者,而「打國際線」是當時示威者常掛口邊的用語,以為若國際社會關注香港情況並繼續給予支持,運動便會有較大的成功機會:「這跟黎生一開初說辦英文版是想得到國際保護,視支持是一種保護,我覺得是類似的邏輯」。

《蘋果》內部人心惶惶 管理層討論《國安法》

在《港區國安法》生效前後,《蘋果日報》員工的擔憂未停過。
在《港區國安法》生效前後,《蘋果日報》員工的擔憂未停過。
陳沛敏指原來張劍虹亦不同意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做法,但無力阻止。
陳沛敏指原來張劍虹亦不同意「一人一信救香港」做法,但無力阻止。

就在黎智英沉醉於「國際線」憧憬的同時,《蘋果日報》內部則人心惶惶,前線編採員工擔憂工作是否會有法律後果,而張劍虹及陳沛敏等高層,亦不得不去安撫,包括就如何避免在工作期間觸犯《國安法》而諮詢法律意見。當時他們管理層成立了一個叫「國安法應變委員會」WhatsApp群組商討對策,但就未有將黎智英加入在內,陳沛敏坦言:「如果佢(黎智英)加入,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會主導了所有人的意見,變成不是一個討論場合了,還有張劍虹先生想我們(管理層)有一個共識之後,才再去跟黎生說」。

2020年7月1日《蘋果日報》頭版報道《國安法》生效,大字標題「惡法生效 兩制蓋棺泛民7 1繼續抗爭」,陳沛敏說這個報道反映了黎智英對事件的看法,他並且「身體力行」繼續邀請外國嘉賓到其直播節目「Live Chat With Jimmy Lai」談論香港情況:「我的理解是,他仍然想吸引外國關注、國際壓力,包括制裁囉」。

他的態度亦引起《蘋果日報》員工的關注:「那時我們是有少許驚訝,他還繼續主持那個節目,有同事包括我都去問過公司律師,都擔心在國安法下那些節目內容是否有問題,是否違反國安法,我也有去問張生(張劍虹),張生說有向黎生反映過我們的憂慮,但是後來還是見到黎生仍然有繼續做這個節目」。

2020年8月黎智英被捕,但他獲保釋後便說:「一切繼續、《蘋果》一定撐落去」。陳沛敏說這個時候,雖然警方有到報館搜證,但對方說並非針對新聞材料,加上當時被指涉案的是李宇軒等人,亦跟報館運作無關,「當時我的認知是黎生被捕是跟《蘋果日報》的新聞報道無關的,而事實上黎智英亦沒有說過《蘋果日報》報道嘅角度要有所轉變。」

黎智英還押後仍指示「繼續」

蘋果日報最終難逃結業命運。(資料圖片)
蘋果日報最終難逃結業命運。(資料圖片)

即使在2020年12月被還押,在獄中的黎智英仍然跟來探監的陳沛敏說:「跟出面同事說OK,繼續,無問題」,她亦繼續按他的意見看法執行工作:「因為張劍虹先生是我上司,他又沒有指示我做另一個方向,那我就按照返一路以來,或者張生給我的指示來做囉」。

但其實到2021年4月,《蘋果日報》前線員工對的疑慮仍然此起彼落,但陳沛敏說因為到這時候還沒有人直接指控《蘋果日報》的報道有問題,所以除了改為避免使用例如「武漢肺炎」這些字眼及報道制裁時要謹慎之外,就未有更改報道的角度。

到2021年6月17日,陳沛敏自己亦被拘捕了,從警署保釋出來後上班,她便即時提出辭職,只是當時報館內兵荒馬亂,張劍虹又還押了,跟本不知由何人處理她的申請。但她這時還不忘替仍在打拼的下屬出頭,向集團董事局查詢《蘋果日報》是否仍要繼續營運:「我嘅意見是應該要結束,因為我唔能夠擔保同事繼續做不會被人拉」。

最終《蘋果日報》在出版6月24日報紙後便停止營運,已經呈辭的陳沛敏前一天返回辦公室收拾細軟,但同事仍尋求她批准100萬份的印數,又邀她過目頭版的版面設計。她坦言當時覺得自己身份尷尬,只好回覆同事:「OK啦,好吖,100萬份」,而看版時又被拍下照片,成為了這個有關《蘋果日報》最後一天的報道的一部分。

129939

相關文章

最新文章